
170多年以前,曾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者,沿着古老驿道,在三晋大地演绎了一次实实在在的“晋行记”。这位大学者,就是清末的乌齐格里·倭仁。
清咸丰帝即位之初,倭仁被外放为叶尔羌(今新疆莎车县)帮办大臣。倭仁接旨后,于正月二十携家眷从北京出发,一直到当年的七月初三,才抵达叶尔羌城。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,倭仁仍坚持写日记,详细记录路程中的见闻和感想。这些日记后来被收入《倭文端公遗书》之中,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地理、交通、官制和各地风情民俗等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倭仁在日记中记载,二月初一他经井陉口,从平定槐树铺进入山西境内;二月十九,在永济黄河口可合驿打尖后,渡过黄河进入陕西。19天里,他途经山西17县、35个驿站,行程1430华里。那么,在日记中,170多年前的山西,是什么样子的呢?
二月初一,槐树铺尖(五十里),入山西界。过西、北两天门,柏井驿宿(三十里)……初二日,平定州宿(五十里)。平定,汉上艾地。石门口峭石壁立,松柏幽秀,数日经过中最佳之境。性爱山居,遥望白云深处,树影炊烟,人家如画,神移久之。
倭仁一到山西,就被平定州“树影炊烟、人家如画”的美景所陶醉,“性爱山居”的他,竟“神移久之”。如果不是公务在身,想来他是会多逗留几日的。
初四日,过芹泉驿。山路升高,望远双凤朝阳、羊头积雪,悉在目前。寿阳宿(五十里),春秋马首邑,韩昌黎使王庭凑,次寿阳驿,咏云:“风光欲动别长安,及到边城特地寒,不见园花兼巷柳,马头唯有月团团。”
Powered by 尊龙D88人生就是博首页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